边继续讨论。
在明朝初期,京城有著名的16座楼阁广泛接纳官员进行祭祀活动,分别是南市北市、鹤明最先、青烟淡粉、翠柳梅言、欧歌古妇来宾、集贤从义、月明、石城青江。后来官方对剧院进行了整治,两京教坊的官祭受到了限制,但民间的青楼和乐虎却逐渐兴盛起来。到了《金瓶梅》成书的万历年间,由于工商业的大发展,商人遍布全国各地,娼妓也同样遍布天下。两京教访的官祭不再仅仅服务于官员,而是面向社会大众,有钱就是大爷。也有私营的官祭,规格高比官祭不差。还有居家卖间的,称为土祭,民间叫丝科子。如山山古房的地地方都是昌纪云集的地方,比如苏杭二州,比如扬州,比如山东临清。前文书我们说过,孙雪娥最后被春梅卖去当祭,就是卖到了林青的洒家殿当中。到了这个时期,对于妓女的穿着也不再严格限制,妓女们为了招揽客人,于是争奇斗艳,反而常常引领潮流。比如当时有一种马尾裙,下摆打开如同马尾,一开始都是妓女和顽酷子弟在穿,到后来连朝中官吏也开始穿了。这也倒不难理解,引领穿衣时尚之人,肯定得每天琢磨怎么穿衣,能每天都有时间研究穿衣的,必然是要靠外表吃饭的职业。过去是贩卖皮肉,如今则是则是在圈里。《金瓶梅》中有李家姬院这样的小规模家院,也有丽春苑这样西门庆用来招待官员的华丽祭院,当然也有更困顿的以门卖教的私昌土计,那就不是《金瓶梅》主要叙述的了。像李桂姐这样的英使唤丫头,自家还有院子,规模虽然不大,规格却没低到哪儿去,所以他也不用自己去以门接客,只需要英伯爵之刘邦贤的在各家老爹面前一说,自然请他唱曲的唱曲,给他疏拢的疏拢,疏拢也写作疏拢,古代姑娘梳辫子,富人梳发剂,所以疏拢就是出卖出业的隐语。西门庆经过英伯爵和谢希大一说,又亲眼看见贵姐出落的这么好,打定主意要疏拢,这才要跟着他回到院中,进了院,桂姐的姐姐桂青出来,把西门庆等人迎进去。老堡子,李三妈主着拐出来看见西门庆也是喜出望外,赶紧准备酒菜。那边香桂姐重新打扮